建造業長期缺人,建造商以起薪1.2萬元聘請學徒,有年輕服裝銷售員難抵跑數壓力,寧願轉行當模板工。
但有分包商感嘆,80後穩定性低易流失,正式開培訓班時已流失五分一人手。
建造業議會及建造業分包商聯會昨舉行招聘日,提供木模板、泥水、雲石等約百個空缺,吸引逾150人到場。招聘會以「先入職,後培訓」作招徠,申請者首六個月須接受培訓,訓練期月入不低於1.2萬元。個別人手短缺的工種,如紮鐵工、模板工等,完成培訓後會有不同程度額外津貼。以木模板為例,完成首半年培訓期後,有機會獲超過800元日薪。
月要跑數30萬 盼周末放假
昨日前來申請當木模板工的張先生,現年29歲,任職大型服裝店銷售員,月薪1.5萬元。他稱,受自由行帶動及商舖加租影響,銷售員需面對龐大跑數壓力,每人每月要背負30萬銷售額,且需要每小時就報告一次銷售額,他難抵壓力以及望享周末假期,故選擇轉行投身建造業。
24歲的鮑先生同為申請釘板,他從事連鎖快餐店的燒味師傅已五年,月入1.2萬元,他不滿服務性行業工時長、收入少。認為建造業人工高、前景好,可以一試,理想薪金希望一年後月入能達1.7萬元。
香港建造業分包商聯會會長伍新華指,去年曾大批招聘逾500人,但最後正式參與培訓只有400人。即使完成半年培訓,但80、90後穩定性低,也容易流失。曾有80後學徒畢業兩個月後即消失,電話留言統統不回。
伍說,汲取了上年教訓,是次招聘日將培訓學額大幅減少,並改為每兩月招聘一次,以配合開班進度及讓年輕學徒及早考慮清楚,是否適合入行。商會期望每年培訓750至1,000名新人入行。 另勞顧會同意加快審批輸入外勞,認為應只就最缺人的26個工種輸入外勞補充勞動力。至於外勞薪金問題,他認為應與本港工人薪金看齊。